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百度現在的情況就是那個“怎么老是你”的“壞品牌”,所以即使百度很有道理的事兒,也會引發很多用戶的吐槽和批評:
你怎么又流氓了?
對于百度的公關而言,在近日的一場小范圍的危機公關中小贏一場,尤其是“文字”上更是完勝。
來回顧下這場輿情公關戰:
第一回合:搜房網CEO李忠向-進攻
戰斗力指數:★★★★☆☆☆☆☆☆
傳播指數:★★★★★★★☆☆☆
前幾日搜房網CEO李忠向百度董事長李彥宏發布公開信,以北大校友的名義指責百度對“搜房網”的不公正待遇,稱十年商標維權不易,但百度只顧利益無視法院判決,并稱李彥宏個人公司投資4個億給借殼萬里股份上市的搜房控股(soufun.com),而這家公司正是和自己打了十幾年仗的競爭對手。
面對百度諸多的“不公正待遇”,李忠決定發文為自己出聲。李忠在公開信中表示:“我一手拿著錢,一手拿著高院的判決書,低頭到百度買我們自己的名字,可你百度還是百般刁難,我姿態卑微的和你們交涉了快兩年,人有多少個兩年能跟你耗著!”
點評: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卦V百度現在是天然有傳播優勢的,所以搜房網CEO李忠向以為公開信的方式,要和百度拼到底,自然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傳播。
第二回合:百度官方微信-反攻
戰斗力指數:★★★★★★☆☆☆☆
傳播指數:★★★★☆☆☆☆☆☆
百度官方微信文采斐然的發布《回搜房李忠先生書》一文做出五點回應:
-百度品牌專區的歸屬取決于商標權的歸屬;
-自然搜索結果排序則取決于用戶需求及網站質量及內容豐富程度,與價格無關;-投資房天下,屬公司正常投資行為;
-商場乃自由競爭之地,百度身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實在沒有能力更沒有權力決定其他企業生死;
-百度也不會“折騰”、“黑打”任何人或者企業。
點評:
很多看到百度在官方微信回復的這篇文章,都夸贊“百度小編”的文字功底真的好…
但是對于了解真相而言,其實還是有點費勁;但大概也能夠看出來,搜房本身存在商標之爭,所以百度并沒有義務作為商標之爭的仲裁者…之類的云云。
當然,任何一個危機公關的聲明,都不如危機爆發的內容的傳播度廣;但從這封回應的信件來看,百度這回小贏一把。
但連百度占了些道理的事兒都能形成不大不小的“輿論危機”,這才是百度的品牌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為什么連不這么占理的一方都可以這么理直氣壯的指責百度的“不公正”和“不厚道”?為什么這么多網友都覺得百度在這件事兒是“欺負”弱勢品牌?
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案例,百度這個品牌在很多人形成的印象仍然不脫“不地道”、“只認錢”等一系列讓人沮喪的詞匯。
而百度的公關層面,在很長時間內都是要和各種各樣、層出不窮的“輿論危機”做斗爭;恢復品牌“美譽度”之路很漫長..
當然,對于中國的互聯網品牌而言,不煩成功的“危機公關”成功案例。
比如騰訊,從被指責“狗日”的到現在的人人都追捧的產品和生態鏈,騰訊的成功之處就是不依賴“公關”,而是走上了產品和生態贏得品牌口碑之路,所以騰訊才贏得了曾經的“危機公關”。
百度的這場小勝,希望不要讓百度相關的高層認為危機公關是依賴文風和文字;這場小勝也是因為搜房這個商標本身存在的瑕疵。
幾乎所有做品牌營銷的同行都會羨慕類似“星巴克”和“宜家”這種好品牌,“星巴克”和“宜家”自帶陽光屬性,不僅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黏住了用戶,而且擁有海量的“自來水”口碑護衛隊,愿意為品牌發聲、維護品牌的聲譽。
這才是好品牌,自帶治愈屬性+;這屬性,來自于日常品牌一點一滴的建設,從品牌形象、店面設計、服務流程、品牌故事、消費者關系….
對于百度而言,拯救“品牌”之路短期內并不會有成效,輿情危機爆發是可以預見的,類似的碰瓷事件也可能會時有發生。擋住很多公司財路、夢想和發展空間的百度,不讓人嫉恨那是騙人的鬼話;尤其是其產品和運營還可能存在“硬傷”。純粹搬凳子看熱鬧,或者希望看到百度灰頭土臉的,估計也大有人在。
所以百度的品牌重建之路也是一種翻山越嶺,看似不可逾越的目標,翻不過去,就永遠是那個人人都想吐口水的“壞品牌”。
最后,回復一個網友的問題:怎么看待陳年說周杰倫是垃圾?
恩,其實很簡單,陳年太渴望“頭條”了… 想想凡客最火的時候,借助的是誰?韓寒和李宇春..
以下為《搜房網總裁李忠:致北大同學李彥宏的一封公開信》全文以及《回搜房李忠先生書》全文,有興趣的可以對照著讀一讀,看誰說的有道理。
《回搜房李忠先生書》
尊敬的李忠先生:
公開信已閱,謝您惦念。
讀《致北大同學李彥宏的一封信》,訴“搜房”之抗爭,援引錢理群先生言,插“馬客體”語,洋洋灑灑數千字好不快意恩仇。
搜房商標之爭,輾轉十年,終以彼方改名而告捷。然今彼方依舊美國上市風生水起,想先生您定是多夜未眠,亦或抽掉數包煙,才擇良時傾吐堵在先生胸腔內的憤懣,抑或是,不甘?不甘就此沉寂,不甘為時代遺忘?然不知此文既出,先生憤恨疏解幾分?會否略能平靜看得失?
本敬李忠先生之創業膽識,然今日閱文,先生自稱“土鱉長期混跡于污泥綠藻”,自棄之心可揭,且與百度誤解及積怨頗多,余心惶然。于先生之幾點控訴,今日略作贅述,望能平先生心中不快。
一、品專歸屬,商標權與用戶體驗并重
先生言,拿到了“搜房”的品牌專區,卻拿不下“搜房網”的品牌專區,而“百度所謂的‘主需求分散’、‘客戶體驗’之類高尚的鬼話,明明知道這里的貓膩,——不就是人家出的錢更多嗎?”
君言此為“貓膩”,實不知循規而為。
百度品牌專區審核極為嚴格,一看企業是否擁有該詞匯的商標權,再看用戶主需求,是否是在尋找該注冊商標的品牌內容,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十年商標抗爭,先生贏得“搜房”商標的所有權,另外一家更名為“房天下”的網站則擁有“房天下”的注冊商標。據此,“搜房”的品牌專區是先生的“搜房”,“房天下”的品牌專區屬于搜房控股的“房天下”,這符合雙方的商標歸宿,而注冊信息顯示,“搜房網”商標并不歸屬于兩位搜房之任何一方,因而我們也依規則未開放給任何企業,更不存在誰給錢多就給誰的問題,還請明鑒。
二、自然搜索排名,取決網站質量及相關度
先生言,如果想在百度上顯示自己,就得被逼買下自己品牌的“品牌專區”,如果不買,你們就顯示一大坨別的網站。
實則不然。
在商標權上,您十年抗爭,我們敬重每一個爭取維護自身利益的個體,然您不可否認,網民對“搜房”品牌的認知和需求,更傾向于房天下的“搜房網”。
客觀來看,先生的“搜房”Alexa排名為60000多名,而“房天下”則排1000多名;先生的“搜房”網站內容豐富程度和網頁數量,遠不及“搜房網房天下”;從體現網民搜索傾向的百度指數看,“搜房網”的被搜索次數也數十倍于“搜房”。所以在搜索結果里“搜房網房天下”的出現幾率自然會高;蛟S這可以解釋先生所疑惑的,為何“頁面全顯示的是別人”。
三、投資房天下,屬公司正常投資行為
先生言,用你們的高智商和老到的財計,組團忽悠,再加上百度的背書,把一個價值3.2億的資產,來中國賣162億給股民,把千千萬萬中國股民當豬去賣了掙錢。
先生此言差矣。
眾所周知,百度近兩年大力發展O2O,囊括衣、食、住、行之方方面面。故有此次參與投資房天下之舉,然投資方為百度鵬寰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屬百度旗下全資子公司,而非李彥宏先生私人企業。您關注此次投資可以理解,但莫名將“組團忽悠”、“把千千萬萬中國股民當豬去賣了掙錢”等惡意言語扣在百度及李彥宏先生頭上,恕百度不能接受。
四、企業生死,焉能由搜索引擎左右?
先生言,“無論我的‘搜房網’、還是《北京號簿》黃頁后來的衰落,都是搜索引擎迅猛發展的結果,尤其是在谷歌退出中國后,在資本、管理和思維模式都不如人的情形下,我們的聲音基本沒有了!
先生此言著實令吾等驚詫莫名,誠惶誠恐。先生亦知,當今商場乃自由競爭之地,百度身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實在沒有能力更沒有權力決定其他企業生死,企業自身實力,才是真正決定其成敗的關鍵因素。與其把您多家公司的成敗歸罪于搜索引擎的發展,不如從自身的戰略和管理多找找原因,或許更能有所裨益。
吾等欽佩先生1995年勇為人先推出“北京房地產互聯網”的魄力,但亦遺憾于二十余載后的今日,先生仍為了一個商標苦苦糾結。吾等看來,品牌影響力或更取決于用戶認可,而非商標之一詞一字,品牌根基是否扎實,或更取決于多年用心經營,而非投入多少訴訟費用。淺薄之見,僅供先生哂笑。
五、百度不會“折騰”、“黑打”任何人或者企業
先生言,不攪黃“我們”的好事,您和您的公司就沒有了未來!一定盡所能去把這好事兒攪黃。
本敬您是從燕園走出的長者,素養與學識皆是吾等學習之榜樣,今聞如此有傷北大及先生體面之言,不禁詫然。
先生又言,自己之言行是為了“不被折騰、黑打”。
懇請先生切莫有此顧慮。百度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搜索,不會為難任何個體或企業,更無從談起所謂折騰和黑打。李忠先生之言,實屬多慮。
幽幽數十載光陰,遙想先生當年,意氣風發,大起大落亦令人敬佩。時代之變,或令先生猝不及防。然困境唯有自力而為,而蹊徑之路艱險,唯望先生三思之后再行路,重塑輝煌亦不難。
另,《四書》十九章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望先生慎思明辨,體面為之,與君共勉。
百度官微小編
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一日
掃一掃,或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艾瑞網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