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曾經是一頭“飛豬”,現在只能依賴創始人陳年才能夠不時在公眾層面被提及。
這一回,是陳年上某檔脫口秀節目時說“周杰倫”的作品是垃圾,然后被粉絲痛罵,借此,凡客的百度指數終于攀升了,如截圖:
“我覺得穆旦應該甩周杰倫幾十萬條街吧。一百年后大家肯定都還記得穆旦,周杰倫肯定就是垃圾了!标惸耆缡钦f。
這種嘩眾取寵的言論,倒是吸引了不少眼球,但幾乎都是一面倒的罵聲,陳年的微博評論被刷爆了,周杰倫的粉絲甚至發起了抵制凡客的活動。對于凡客來說,無疑是一次極大的品牌傷害。
當然,也有大V表示,“心智成熟有很多標志。其中一個是,當別人批評你喜歡的人或偶像(如果有的話)時,你不會沖上去破口大罵!
按照這個道理來說,周董的粉絲們確實是失控了,但畢竟吐出“垃圾”這個詞的陳年失控在先,是因為夏天來了天氣炎熱嗎?…
其實,我不太認為陳年是在刻意做一輪“負面”營銷;或許在他心目中真的是這么認為的…
但由此卻只能暴露他的膚淺,我們不能否認,還有一種可能是,100年后周杰倫仍在流行音樂史中被人津津樂道,但穆旦卻因為詩歌的愈發沒落,更難以被人提及。
所以,這事兒要從兩方面來看:
1“上帝欲讓你滅亡,必先讓其瘋狂”——陳年為什么會“失控”?
據說,遭遇以下情形的人往往會情緒失控:
“工作中遇到挫折困難,就一蹶不振,徘徊不前;想問題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理解發生偏差,推諉抱怨;與同事溝通不注重方法,愛激動,易爭執…”
如果對號選座,那么陳年似乎在經歷“困難”。有個涉及陳年困境的段子是“陳年的「深度反思」,張朝陽的「痊愈復出」,賈躍亭的「生態化反」,周鴻祎的「不碰醫療」——互聯網行業的四大生理性周期!
近幾年來,陳年和凡客能夠被聚焦的,就是他一輪又一輪的反思..從運營、產品到品牌,陳年做了無數輪的反思;然而凡客還是沒有重回軌道的跡象,在這個大背景下,他的“情緒失控”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可以給陳年開的藥方是:
放下企圖心,退休或者干脆做個自媒體得了…
但如果重新做回媒體,陳年面對的首要挑戰將是如何“設置議題”吧。
2、暗度陳倉還是舍本逐末——陳年想要設置什么議題?
如果排除掉陰謀論和炒作的可能,陳年就是單純的想要表達流行文化對嚴肅文學的沖擊,那么陳年應該如何“反思”和“設置議題”呢?
首先,在凡客最火的時候,陳年對于流行文化和流行偶像是“認可”的。凡客最經典的品牌營銷案例不就是通過韓寒和李宇春這兩個大眾偶像實現的嗎?
曾經讓凡客風風生水起的正是借流行偶像創造的
難道那個時候陳年并非認可大眾流行文化,只是借助流行文化賣貨而已?
還是說,陳年認為流行文化是“垃圾”——因為情緒失控————因為遭遇了“挫折”和“困難”——根本原因則是流行文化的消費者不買凡客的單了?
這可能有點腹黑吧。
那么假設陳年是為嚴肅文學不受重視抱不平,想要通過放炮引發社會對嚴肅文學的重新認知,那么他的“議題設置”也是失敗的——因為輿論完全聚焦在了“陳年罵了周杰倫”這一核心信息上。
還有一說則是,陳年罵也應該找最火的小鮮肉來罵,對周的罵晚來了10年.
如果陳年真的想推廣穆旦,應該怎么做?
其實是有成功案例可尋的;仡櫹玛惖で嗍侨绾瓮茝V其老師木心的?整理資料出書、做節目推廣、線下展覽等等?梢赃@么說,在陳丹青等人的大力推動下,木心已經是中國文化的標志性人物了。
烏鎮木心紀念館一角
陳年如果真視穆旦為精神導師,想要讓更多人了解、喜歡穆旦,那么就不應該主次不分、本末倒置地去炮轟周杰倫,而是應學習陳丹青的做法。
作為一個營銷老鳥,還是要說點和公關相關的事兒:
一個企業家到底能不能隨意說話?需不需要克制情緒?答案是必須的…
因為企業家對外背負的是一個企業的品牌形象,對內肩扛的是所有員工的情感向心力,此次陳年對周杰倫的出言不遜,不知道是否考慮到自己身后那些既是凡客員工,又是周杰倫粉絲的年輕人們的感受呢?
雖說還不至于外憂內患,但丟了年輕人對自己品牌的好感,再考慮到周董粉絲何止一代年輕人,這可不止是得不償失,簡直失大發了。
營銷熱點快評一篇,僅供記錄。
掃一掃,或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艾瑞網官方微信公眾號